一位男士因為家境清寒,離開了家鄉,到了城市中來生存,在工作上努力打拼升到了小組長的位子,與此同時也交了女友,而這位女友家境優良是個小康的富二代。
她在與他約會時,提出:「我們去看演唱會,好嗎?」
男子一想,心有點糾了起來,拒絕的說:「太貴了。」
女友知道男友賺錢辛苦,於是貼心的說:「你的生日我請你,我來買。」
男子心中,感覺到緊緊的很不舒服,說不上來,臉色一沉說道:「說了不用了!」
女生覺得自己付出的愛硬生生被拒絕,也防衛著回應:「為什麼?你擔心貴!那我已經說我出錢了!」
男生怒氣:「你說什麼?你故意要激我!嫌我窮是嗎?」
上回女生的父母親會邀請男生去她家,說:「車費吃啊錢都不用擔心,我們幫妳們付!」
男友一聽更拒絕要見面,冷哼哼的說:「妳父母親為什麼要這麼說?難道車錢我還付不出來嗎?」
後來女生受不了,生氣的說要和男生分手,男生嘲諷的說:「你看我窮吧,你才會想走!好!你要走就走!」
即使雙方相愛、各自父母支持底下的戀愛,但強大的自卑感,最後還是為這段戀情畫下句點,分手成為無法逃避的命運。
自卑的信念,是攜帶特定頻率的折射
自卑感,源自於一個人思考世界如何看待他,那是以管窺天的鏡片,以攜帶特定頻率的折射,過濾世界資訊加以理解他人。
自卑感的信念關注於:「我不夠好!」
- 挫折→我XX不夠好
- 不順心→我XX不夠好
- 別人提出過份要求→我XX不夠好
- 別人生氣→我XX不夠好
仿佛是在腦袋上輸入搜尋字眼,輸入「請教頭腦大神,我一定是不夠好,請問是哪裡不夠好呢?」
意識腦袋自動腦補,幫助我們找到各式各樣的理由,來填補真實的答案,而會引發內在種種負面焦慮與不安。
有時,好不容易氣喘吁吁的防禦了這內在攻擊性的力量,此時外在卻遇到不愉快的事件,這會迅速潰堤好不容易阻擋起來的城牆。
一切將快速地、本能地會直接歸類為:「我不夠好!所以你才...」
上面的人生,是以金錢展現。也有人是用美貌、聰明...
「我被嫌棄了。」
是我不夠有錢
是我不夠美麗
是我不夠溫柔
是我不夠聰明
是我職位不夠高
是我不夠聽話
...
其實非常辛苦,他們追求好的事物,只是出於不夠好焦慮,出於生存的無奈,是出於痛苦。
當他們職位、金錢、美貌越高時,那麼越會覺得這世界是痛苦的。
信念總是時刻強化本身,不管哪個境遇都會導致相同的結果:
- 當他遇到他想追求的人,對方不理會他時 :他的反應會是:「一定是我不夠有錢,所以她才看不起我...」
- 當他遇到身份地位不如他的愛上他:他會嘲諷的說:「因為我現在有錢了!你看上的是我的錢!」甚至會擔心哪天他事業失敗了,那麼身邊也就沒人了。
- 當伴侶身份地位超越他時:只要碰到錢得議題,他則跳起來會說:「你就是嫌我窮!」
是的,好累,永遠在和自己打架,而且總是輸得徹底。
什麼經歷會引發自卑?
心理學很常追尋,這個人為何自卑呢?難道是童年經歷了什麼樣的悲苦生命?
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小時候有器官缺陷、被嬌縱或被忽視的孩子,他們長大後容易形成錯誤的人生觀,缺乏安全感而自卑。
但我更認為,小時候常常被身邊的人過份批判,才是引發自卑的關鍵。
越是被過份批判時,自卑感會越重。所謂過份,意即非真實而誇張。
有時候也不見得要一個悲苦的童年,只需要某一個人在童年的你,身邊長期批評著你,即使你盡力抵抗,但某天深層的潛意識,相信了他的話--我很糟。
那麼自卑的人生信念,由此而生。
自卑信念會引發什麼樣的人生道路?
為了離開自卑感,我們時常會下意識的打壓自己、折磨自己,某些時刻,又在某些時刻,覺得被世界拋棄而想要放棄一切。
有時自卑逼迫我們,奮發向上、積極的尋找方法,乍看提升著自己的能量,但追根究柢,不難發現,那是為了掩蓋內在的自卑焦慮。
自卑感引發的外顯狀態很多樣化,你很難從外在的身份地位金錢婚姻,有時他們可能是社會的菁英,有時他們可能放逐自我玩世不恭。
當不如意時,自卑感強的人會有兩種型態出現:
抵抗/攻擊:轉而向外抱怨世界指責他人,覺得自己委屈,他人意有所指嫌棄自己,自尊被踐踏,言語間會有:「你就是嫌棄我!」
悲觀/放棄:轉入悲觀,認為自己怎麼比也比不過他人,這個世界容不下他們,言語間:「我就是這樣的人...」
然而自卑存在迫使人們,不停的尋找方法,來逃離那種可怕的自卑感,藉以保護脆弱的自我。
周而復始,在自卑焦慮→逼迫自己讓外在變化→舒緩焦慮→遇到挫折再次引發自卑→自卑焦慮再次升起。
再次,無論外在如何變化,你永遠好累。
為什麼你保留著「自卑」?
我尋找除去自卑信念的方法已有數年,大多並不是那麼見效,譬如要激勵自己,或是借用自卑砥礪自己向上,人生重見光明。
我更發現即使外在境遇變好了,自卑感仍舊會存在,內心仍然會感受到極大的痛苦,只要有人提及,馬上會精神緊繃準備防禦,如果防禦不下,會感覺到世界瞬間變的黑暗。
我想就是因為自卑感的信念,乃是基礎中的基礎。
好像大樓底下地基,想想你要為你的房子抽換地基,那等於人格打掉重建,許多人會因此怯步,畢竟你早已習慣用這樣的存活,走到今天,而那些自卑感也就帶來了許多成就。
我發現,儘管我們極力打壓內在的「自卑」,卻會進一步發現永遠無法,像電腦按下delet鍵,直接刪除,完全消失在人格當中。
後來追根源由,赫然發現,我們攜帶的自卑,是攜帶著一點點善良的因子。
因為,那些全然毫無自卑的人,是「極其自大」。
最後你就會發現,為什麼你會總是無法丟棄自卑感?
真相是--你不想變成自大。
這就是我們為何保留自卑的原因。
但是提醒一點,我認為,過份的自卑中,其實攜帶著自大--
自大的認為別人的動機就是這樣。
自大的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完美。
如同前者故事的男主角,自大的認為女友就是覺得自己沒錢,事實上正是因為,他總覺得自己沒錢,才是真正引發女友想分手的原因,沒有人在意過他是否真的有錢。
在心理學家艾理斯列出的十大非理性信念裡,即包含著「我不夠好」的變型信念:
- 人必須為周圍的每一個人喜愛和讚美。
- 人在各方面都必須是能力十足,完美無缺。
我們無法刪除「自卑」但可以調整
這裡,首先需要正視「自卑」這個標籤,就不需要害怕這個信念是否殘害了你。
自卑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,自卑我們加以分析,拆開這可怕的面貌:
那麼說到底,自卑只是讓我們更加容易---感到人生的不安與焦慮。
僅此而已。
當你正視自卑,其實並非全然不好,進一步察覺你那自卑裡,為何不想成為自大的人?
其實你是,攜帶著謙遜的頻率。
自卑中含有的謙遜成份,能夠帶給你反省自我本身。
想像著一把尺,上面寫著自卑和自大,你需要找尋的是中間值,其實是「謙遜」。
謙遜在我的字典中,是需要保持自我本身的信任,對於自我的讚賞,卻又同時明白自己的不足,在現實狀態中加以改進。
讓自己進入中間位置,允許保留些為自卑是因為你不想狂妄自大,懂得時刻覺察反省自我,但更需要加入一些自信,好停止對自我產生過度焦慮。
當然也有人稱之為謙卑、自信,但我想你懂我的意思,你需要得是,將調整「自我」放置在中間,調整你的頻率或稱為比重。
如何解放自卑信念?
我想提醒一點,自卑永遠無法從外在改變,你永遠無法因為他人的稱讚,改變你的自卑。
因為心靈世界是這樣:
- 你相信你自己不夠好,你就是真的不夠好:別人說你不夠好,只是加強你的想法,別人說你很好,你也當他在安慰你。
- 你覺得你其實還不錯,你就真的還不錯:別人說你不夠好,你會知道不加以理會,當別人說你很好,你會覺得她說的是真的。
唯有重新換上你的過濾鏡片,世界的光才能真正照射進來。
1. 改變自卑信念
當我不夠好的念頭起來時,時常的提醒自己,吸口氣,轉換你的信念,學習放下:
- 我的不安只是來自於,我自認為自己不夠好,但事實上--我還是不錯的
你也可以運用做一些你感到能增進你價值的事情,譬如有人環島旅行,有人擔任志工幫助他人,但最終都還是會回到,做完之後,你是否覺得自己比你想的還「不錯」?
2. 調整自卑感受--學習停止專注於我,而是關注他人
一個人為什麼自卑呢?--我不夠好。往往在於當下,我們過度專注於「自己」,專注於缺點上,「我我我」不夠好。
以故事情節的男生來說,當女友說想買兩張演唱會票時,他卻關注於--「我」沒錢!你嫌棄「我」窮!
若他能關注到--女友只是想要兩個人開心,能一起約會。如果他能意識到,那麼是否一切都不同了呢?
當自卑不是關注焦點時,此時或許男生會說:「哎呀!我們兩個省一點!不要總是一直花錢,我帶妳去哪裡玩好嗎?」
3. 尋找支持你的夥伴
不要去尋找與你一起沉淪的夥伴,而是尋找支持給你愛的夥伴,談談整件事,透過不同人來看待同樣的事情會有什麼樣的反應。
你可以藉此發覺你與對方的信念差異,找到不同視角觀察此事,你可以問問他們攜帶的觀點是什麼,遇到這樣的事感受是什麼。
記得,很重要的是,相信那些支持者對你所說的話,聆聽他人,而非你內心那「我不好」先生/小姐的總是重覆說著同樣的話。
停止你原本的視窗,你知道你的視窗有病毒,以至於你總是彷彿發現了某種熟悉的視野,"恭喜你!你中獎了"的回應!
最後檢視自卑
拿出一把尺,問自己:我現在0分自卑,10分自大,你若能維持在5分謙遜,那恭喜你當下妳已經脫離自卑。
經常如此修練自我,最終你會找到一個「感受」,在某個剎那間,你會懂得:
「啊!我的自卑不安感,消失了。」
祝福你
離開自卑活出謙遜
亞蒂絲
亞蒂絲:為什麼你會總是無法丟棄自卑感?真相是...
Reviewed by 亞蒂絲EYDIS
on
4月 24, 2018
Rating:

沒有留言: